乌枣是怎么制作的

乌枣系选用熟鲜红枣,经水煮、窑熏、阴凉等工艺精制而成。其色泽乌紫明亮,花纹细密,带有特殊的香甜味。含氨基酸、蛋白质、膳食纤维、总糖、黄胴、胡萝卜素等人体所需元素,有防癌补血之功效。乌枣性热,为滋补珍品。

制法

①选红透的鲜枣,将破皮、虫蛀、未熟透的剔除,用清水洗净,放入煮沸的水中,边煮边搅拌。用手轻轻捏住枣的两端,如能捏着枣核,并且在用刀切时切面为青白色,应将枣迅速捞出。如切面呈白色,则煮的时间不够;若呈红黄色,则煮过了头。将捞出的枣放入冷水中激冷,枣身开始收缩,产生细密的纹理,即恰到好处。若无纹理,需马上拣出重煮。将冷透的枣捞出,晾干。

②在地下挖深1.5米、宽0.83米、长6米的熏窖,用砖砌窖墙,基部0.5米垂直,再向上至窖口呈15度的斜坡,在一端开一窖门,上口用梁、檩搭成平架,铺上秫秸箔,将煮好的枣放在箔上熏烤,上面用苇席覆盖。开始时火大些,火焰不能超过0.66米,熏3小时后,枣身发汁,火逐渐减小。

③熏制时,枣温应控制在60-70℃,每次点火后,熏6小时,停火后用余热闷6小时,使枣内水分均匀连续地蒸发。一般大枣熏8遍,中枣熏6遍,小枣熏5遍。熏制时间应逐次减少。整个熏制周期为5-8天,1公斤枣可出300克熏枣。

④熏枣的燃料以榆木为最佳。应该用大火时,如火力不足,枣色不油润;应该用小火时,若火力过大,容易烧焦,失去乌枣特有的香味。

3、特点

紫黑色,油亮,枣香味独特,纹理细致,无杂质,无异味。乌枣性热,为滋补珍品。

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糖、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份。枣自古以来入药,性甘平,入心脾二经,有滋心润肺、和胃健脾、养血益神等功能,常用于治疗肝炎、贫血、高血压、脾胃虚弱、肺虚咳嗽、消化不良、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等病症。不但有“活维生素丸”之称,还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十八种氨基酸和丰富的钙、磷、铁等元素。民间有“一日吃仨枣,终年不见老”的传说,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说:“枣,安中、养脾、平胄、通气窍,助十二经、和百药”。干枣有“润新肺、止咳、补五脏、治虚损”等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实,枣中的环磷酸腺苷具有抗癌、免疫、防衰老的功效。一般药店,京杂店都有售。

乌枣是怎么制作的图1
乌枣是怎么制作的图2
乌枣是怎么制作的图3

将枣果洗净后倒入沸水锅中,加盖急煮,开锅后稍加冷水,不断上下搅动,预煮5分钟–8分钟。当果肉呈均匀的水渍状,色泽浅绿,质地稍软且具韧性时,预煮完毕。预煮时火力要适宜,过火则果实失去韧性,成品纹理较粗,质量偏低。 冷激 将枣果捞出,随即投入冷水中,冷浸5分钟–8分钟,保持水温40℃–50℃,使果皮起皱。水温偏低时皱纹较粗;水温偏高则不形成皱纹,两者均会影响产品的质量。 筛纹晾坯 将枣果捞出放入滤筛中轻晃5分钟–6分钟,滤去浮水。果面经筛面的挤压,可出现细小皱纹。下筛后停放2分钟–3分钟,晾干果面水分。 烘烤干制 将枣坯在窑面上铺15厘米厚,点火烘烤。因枣坯受热不均,在烘烤全程要进行4次–8次翻搅,每次相隔12小时,历经受热、蒸发和均湿3个阶段。受热阶段1小时–2小时,箔面温度控制在50℃–55℃。开始时枣坯用苫席覆盖保温,使果温缓慢升高。此期果面由干至凝露,再至露干。凝露后撤去苫席,以加速蒸发。果面凝露消失以后,进入下一阶段。蒸发阶段5小时–6小时,箔面温度保持65℃–70℃,手摸有灼烫感。此期温度较高,要谨慎管理。均湿阶段,停火5小时–6小时,使果内水分逐渐外渗,达到内外平衡。避免长时间烘烤,以防果实表面干燥过度而结壳焦糊。第一次均湿后,仔细翻倒上下层枣坯,开始第二次点火烘烤。第二次烘烤后,枣略降温,将其撤离炕面,摊于露天箔面上均湿2天–3天,堆厚不超过30厘米。如此反复4次–8次,至果肉里外硬度一致,稍有弹性为止,果肉含水量在23%以下。烘烤过程可以在性能良好的烘房内进行。乌枣是怎么制作的图4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74803.html

(0)
上一篇 2023-05-22 14:35
下一篇 2023-05-22 14:39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