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所有人都希望拥有的一种状态,其可包含了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虽然这些方面的健康都很重要,但小康认为,躯体健康应是精神和社会方面的健康的基础。
不过,因为各种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想要达到躯体的健康,并非件易事,至少对不少人来说会是这样。更多人的,应属于亚健康。而在亚健康的群体中,有湿热情况的人群占了很大一部分比重。这湿热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下面,小康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番。
一、认识湿热
湿热,也叫湿热症,为外感六淫中风、寒、暑、湿、燥、火中的两邪,是指湿热蕴结体内,脏腑经络运行受阻,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
湿热是一类热和湿同时侵犯人体,存在于体内的一种病理变化,它的存在与多与外感湿热之邪、饮食不节、脾胃失健、情志因素等有关。
二、湿热的表现
湿热可分为脾胃湿热、肝胆湿热、大肠湿热、膀胱湿热和湿热痹症,不同的是热类型其症状上也会有一定差异。总体可有头身困重,发热多在午后明显,并不因出汗而减轻,可有湿疹、疮疱,局部关节肿痛、脘闷腹满,恶心厌食,大便溏稀,尿短赤、肝区胀痛、食欲不振、尿频尿急、腹痛腹泻、肛门灼热等表现。
三、湿热的治疗
对于湿热的治疗,首先要区分清楚是湿重还是热重,若湿重则治疗以化湿为主,若热重则以清热为主。
1、药物治疗
常用中药可有:藿香、薏苡仁、茯苓、大黄、厚朴、黄连、泽泻、栀子等;
常用中成药可有:龙胆泻肝丸、平溃散、八正散等。
-
龙胆泻肝丸是由龙胆、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炙甘草所组成,具有清肝胆,利湿热的功效。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
平溃散是由白术、甘草、海螵蛸、厚朴、黄柏、绞股蓝总皂苷、沙棘所组成。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的功效。用于由脾胃湿热所致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及反流性食道炎,属脾虚湿热症。
2、食疗
饮食方面,需注意清淡饮食,多选择甘平的具有清热化湿作用的食物,如莲子、茯苓、鸭肉、赤小豆、冬瓜、丝瓜、空心菜等。注意避免使用辛辣燥烈、大热大补的食物。
四、温馨提示
对于有湿热症的人群,平时应注意多做有氧运动,多舒展胫骨,增加身体柔韧度,注意情志舒畅,避免熬夜。这些生活习惯有助于任一体质人群的调养。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62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