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同一个人也要分具体情况。就拿刘备来说:
自从马超、张飞在下辩之战中惨败让刘备出师不利。于是,他自己挂帅督战定军山!向夏侯渊、张郃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当时,夏侯渊派张郃去守护东围鹿角,自己率兵守护南围鹿角。张郃的军队在东围鹿角遭遇刘备的进攻而作战不利,夏侯渊便派兵去救张郃,以至于跟随夏侯渊在南围鹿角的曹军将士仅剩四百人,但这四百人都是曹军精锐。黄忠推锋必进,劝率士卒,金鼓振天,欢声动谷,将夏侯渊斩杀于南围鹿角。
黄忠可谓奇功一件!但是……
曹军失去主帅后,军中扰扰,三军皆失色。当初,夏侯渊与刘备作战时,郭淮有病,未能随其出战。等到夏侯渊死后,魏军新失主帅,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号令诸军:“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深为刘备所忌惮;如今军情紧迫,只有在张将军的指挥下,才能转危为安。”于是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帅。张郃出任,诸将皆受张郃指挥,军心乃定。
第二天,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能击败敌人,这不是上策。不如撤离岸边,在远处设阵,诱使敌人前来,等他们渡到河中央再发起进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打算等到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
刘备疑心重重,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不久,曹操让张郃假节,以郭淮为张郃司马。
?,导致刘备对黄忠的“奇功”颇有微词:“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意思是要斩了他们的魁(应该是指张郃)才有用,杀了个夏侯渊然并卵!刘备的目的是张郃、曹操,所以对黄忠斩了夏侯渊反而露出不爽的表情。
放到孟达身上就又有不同了。
“建安二十四年,命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达兵所害。达将进攻上庸,先主阴恐达难独任,乃遣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达军,与达会上庸。”孟达斩杀了蒯祺,反倒被刘备忌惮了!
孟达打得风生水起、攻势凌厉,房陵被攻下后继续进攻上庸,刘备私下担心孟达难以独自担任,于是命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领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合于上庸地。
当然,魁首是蒯祺!!!这个蒯祺倒也不算是什么名气很高的太守。不过他的小舅子却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马马忠擒获关羽、关平及都督赵累等。关羽、关平在临沮地区被就地斩首。
孙权便分宜都(原宜都太守为孟达?)、秭归二县为固陵郡,拜潘璋为太守、振威将军,封溧阳侯。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44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