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枸杞很简单?枸杞的入药部位不只是果实,它的根皮也是宝,也就是中药上的地骨皮。每种中药材都有很多的可能性,枸杞和地骨皮就源于同一种植物,就如同地黄和地黄叶,它们在功效上很少有交集,甚至是没有关联。
我们都知道枸杞子滋阴,而且明目,但你未必清楚地骨皮的功效以及应用。老邪来跟您聊聊地骨皮这味药。
地骨皮是一味清虚热的药材
清热药里也有不同的分类,毕竟造成“热”的原因很多,其中就有虚热这一类,地骨皮正好就属于清虚热的药材。
很明显,枸杞子和地骨皮只是同源,主要的功能不同,枸杞属于补阴,而地骨皮清热。我发现它们的共性也是有的,只是作用上很少有交集之处,它们都入肾经,泡茶时可要选对药材了,别把地骨皮当枸杞一样泡,太寒了伤胃。
地骨皮呈筒状,表面没有光滑感且有纵裂纹,入药的地骨皮表皮易呈鳞片脱落,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中药。
地骨皮的功效和应用
地骨皮的功效要分为凉血除蒸和清肺降火两部分,在此基础上进行配伍,你会发现地骨皮的应用其实很广泛。
人在阴虚的状态时,阳的比例大于阴,此时就表现为发热,就是阴虚发热和骨蒸盗汗等等,都属于阴虚这方面,此时适合用地骨皮。若是阴虚伴有心烦的现象,配伍清心火的药材就能缓解症状,清骨散这个方剂里正是应用了这一点。凉血的功效和白茅根很相似,能够止血,适用于血热出血症,地骨皮可以单用。
然后是清肺降火的功效,这跟枇杷叶倒是有相似之处,肺热的表现就包括了肺火郁结,气逆以及咳嗽等等,作为性寒的药材,地骨皮能清泻掉肺中之热,泻白散这个方剂就是很好地体现了。所以咳嗽或是咳嗽出血,利用泻白散来加减用药,效果还是比较好。在治消渴的时候也用了地骨皮,因为在泻热的同时还生津止渴,如需用药请遵医嘱。
外感风寒发热,就不适合用地骨皮了,同时,脾虚便溏者也不能用。
看到枸杞这种植物的时候,人们总是忽视了地骨皮,近年来枸杞子太出名了,一说到保温杯,枸杞子就会被人记起来,殊不知地骨皮的作用也强大,在医院里也是一种常用药,不管怎么说,还是要看个人体质而定,这样才能体现出其价值。
地骨皮
【处方名】 地骨皮
【功能与主治】 凉血退蒸,清泻肺热。常用于:①阴虚血 热、小儿疳积发热及骨蒸潮热、盗汗等证; ②肺热咳喘;③ 血热妄行之吐、衄等证。亦有用于消渴尿多者。
【用法与用量】 内服: 入汤剂6~15g; 或入丸、散。外 用: 煎水含漱、淋洗,研末撒或调敷。
【新用途】
1. 原发性高血压: 地骨皮60g,加水3碗,煎至1碗, 煎好后加少量白糖或加猪肉煎煮,隔日1剂,分2次(2日) 煎服,10日为1疗程。
2. 牙髓炎疼痛: 地骨皮30g,加水500ml,煎至50ml, 过滤后以小棉球蘸药液填入已清洁之洞窝内即可。
3. 糖尿病: 地骨皮50g,加水1000ml,慢火煎至500ml, 代茶频饮。
4. 疟疾: 鲜地骨皮30g,茶叶3g,水煎后于发作前2~ 3小时顿服。
5. 青年扁平疣: 10%地骨皮注射液,每次用2~3ml, 加自血2ml,肌注,每周2次,10次为1疗程。如法治疗 掌跖疣及泛发性湿疹亦效。
【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
外感风寒发热及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22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