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误区一般可以通过确认偏误、达克效应、认知失调来了解它的意思。
误区一:确认偏误.
人们总倾向于寻找证据来支持自己已经相信的事情,抵制不同的看法。
我们往往只愿看见自己想看到的,
却选择性忽视那些发生在眼前,但对自己想法不利的事情。
比如,
互相指责吐槽对方缺点的夫妻,已经完全忽略了对方身上的优点。
他们就是掉进了“确认偏误”的陷阱里,
彼此在心中,已经把对方当成一个一无是处的人,所以会拼命找证据证明自己的猜想。
两个人都坚信自己看到的就是真实的对方,所以才会吵得你死我活。
哪怕对方身上其实还存在着不少优点,他们都已经看不到了,
因为他们潜意识地认定了对方就是这么差劲,
所以不惜忽视甚至扭曲事实——其实对方身上也有很多优点。
如果不重新开始审视对方身上的优点,他们会永远在“确认偏误”的陷阱里,和那个自己想象中的、缺点满满的对方吵得你死我活。记住:
你看到的往往只是你想看到的。
当你带着情绪去看待问题,往往就是掉进认知的陷阱里。
误区二:达克效应.
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结论。
即“总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什么都懂,或低估自己不懂的事情。”
欠缺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人 总是高估自己,
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
“达克效应”人,经常呈现的特点:
能力差,却总是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准;
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准;
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之所以会普遍出现这种情况,
是因为大部分人为了满足自己的自信心,
总是倾向于过分高估自己的能力,
自己不行不但不承认,还觉得别人也不行。
如果你不觉得自己曾犯过这样的错误,
那你很有可能已经掉入“达克效应”的陷阱里。
“真正的知识,是要知道一个人无知的程度。”
误区三:认知失调.
新信息与已有的信念相矛盾,无法理解现有经验外的事物时,会让人产生失调的感觉,
这种感觉会驱使一个人去寻找合理化的解释,让自己的认知达到一致。
认知失调的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
遇到渣男的女生,渣男不仅出轨还家暴,
但女生反而为渣男维护,说他只是喝了酒才这样,会刻意强调他偶尔对她温存的时刻,说其实他有时对她也挺好。
——这是因为她无法接受自己爱上的男生是个人渣,为了避免认知失调,只能不断找借口骗自己。
很多爱抽烟的人明知抽烟不好,却很自信地认为“虽然抽烟有害健康,但是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哪怕咳嗽不断也不愿意停下来。
很显然,这种态度妨碍了我们看清楚世界的真面目,让我们始终带着滤镜去看待这个世界,不愿去改变自己的行为,最后自会被现实狠狠教育一顿。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3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