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概论学到什么?
1. 中医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中医药的历史背景、起源以及在不同时期的发展演变。
2. 中医基本理论:学习中医的基本理论体系,包括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理论、脏腑经络理论等。
3. 中医诊断方法:学习中医的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等。
4. 中药学:了解中药的分类、性味归经、药物功效等,学习中药的配伍禁忌和运用原则。
5. 针灸学:介绍针灸的基本原理、穴位选择和针刺技巧,了解针灸的治疗原理和应用范围。
6. 中医养生:学习中医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包括饮食调理、运动保健、心理调节等。
7. 中医药文化:了解中医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学习中医药的传统文化内涵。
中医学的五大理论体系?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历史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标志着中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诞生。
中医学理论体系是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一个整体,主要阐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它是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气、阴阳、五行诸学说为论理方法,以脏腑经络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
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是医学发展成熟的最重要标志。中医学因其在汉代已建立了较完备的医学理论体系,故能代有发展,流传至今。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医学,但至今未见衰亡,未被西方医学所替代的,恐怕只有中医学。其原因在于中医学并非简单的传统医学,她具有相当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指导。医生在治疗疾病时可根据理论分析从未接触过的疾病,这是一般经验医学难以做到的。即使是常见病,中医学也是从辨证入手进行治疗,而不重复以往的经验。当然,理论的正确与否还需要实践的检验,不能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的理论则被扬弃。理论源于经验,又反过来指导实践。中医学理论体系就是在这一复杂过程中逐渐完善的。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
①藏象、经络、形体官窍、精神气血津液、体质学说,为有关人体正常形态生理的理论;
②病因、发病、病机学说,为有关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理论;
③治疗原则与方法,药学、组方理论及诊法、辨证理论,为认识与处理疾病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④养生、保健、康复理论与方法,为有关预防与延寿的理论与方法体系。
制约和指导以上各种理论的是在古代哲学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影响下建立的整体观、恒动观与辩证观,它们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结构中的最高层次,表达了中医学的特色。
当然,随着中医学的现代化进程,中医学自身的基本理论将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古代哲学范畴的精气、阴阳、五行诸学说对中医学的影响将不断被淡化,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内容将不断得到更新,并纳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医学的新的假说、新的理论和方法学体系将被提出和建立,中医学理论体系也将在此基础上得到逐步完善和重新构建。
中医养生保健主要有哪些课程?
有中医养生学, 主要的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 读、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中医药膳食疗学、针灸学、推拿学、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气功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药理学、内科学、营养及食品卫生学、康复医学概论与评定、康复医学治疗技术、临床康复学等课程。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zs/118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