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每一天吃三顿饭(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顿饭的典故)

历史由来: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两顿,只有皇室四餐,诸侯三餐。西汉时,给叛变被流放的淮南王的圣旨上,就专门点出,”减一日三餐为两餐”。这归功于宋代经济的繁荣,除了酒肆之间不再如唐代被约束在市坊中间,夜市晚上不实行宵禁,晚上夜生活丰富,所以才加一顿晚饭。
人为什么每一天吃三顿饭(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顿饭的典故)图1

一日三餐已经是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可为什么是三餐而不是两餐或者五餐呢?这还要从古老的传说说起。
人为什么每一天吃三顿饭(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顿饭的典故)图2

典故一

秦汉以前人们一天只吃两顿饭。由于农业不发达,粮食有限,即使两顿饭也要视人而待。《墨子·杂守》说,兵士每天吃两顿,食量分为五个等级。第一顿称“朝食”或“饔”,在太阳行至东南方(隅中)时就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食不时不食”(《论语》)。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
人为什么每一天吃三顿饭(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顿饭的典故)图3
如《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听说刘邦欲王关中,曾怒而下令“且日享士卒”,借此犒劳将士,激发士气。汉代以后,一日两餐逐渐变为三餐或四餐。并且,三餐开始有了早、中、晚饭的分称。早饭,汉代称为寒具,指早晨起床漱洗后所用之小食。至唐代,寒具始有点心之称。《能改斋漫录》云:“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至今,我国许多地区仍称早饭为早点。午饭,古人曾称之为“中饭”或“过中”。

一日两餐时,人们认为“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始”(《孟子·滕文公上》),用过飨食,便意味着一日时间的流逝。而今天人们常用“一日三餐”之词来表示对时光的不同情感,其中包括惜时者的感慨。

典故二

100年前,有一个男子生活艰难,从来没有能够得到足够的食品。有时候,他三天吃一顿饭,有时甚至是五天或六天一顿,所以他总是饿,但他还得工作一天一夜。他是真的可怜。皇帝的天堂,可怜人类,因为他们不断辛劳没有得到足够的食品。他下令他的主题,宝路,那就是,宝路星在天空中,去到地球和说,向人民负责: “如果你是男性精力充沛,您可以有一餐每3天” 。
人为什么每一天吃三顿饭(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顿饭的典故)图4
不过,他误解了皇帝的命令。迅速下降至地球,并宣布向人民说: “皇帝的天堂,说你应一日三餐,而不是饿死的任何更多” 。当他返回天堂,并提出他的报告中,他被处罚,他的错误。他被送往下降至地球,以帮助官兵在犁。 “我告诉你要告诉他们,说: ”皇帝“ ,他们应该有一餐每3天,但你现在给他们一日三餐每一天。试想想;官兵们只有两只手和两只脚-如何可他们准备一日三餐?这是您的所有故障,你必须解答,因为你必须下降到地球,并帮助男子犁,使他们能够得到一日三餐“ 。
人为什么每一天吃三顿饭(人为什么一天吃三顿饭的典故)图5
因此,宝路下降到地球,并帮助官兵农场。这些动物,现正对地球原本来自天堂。

一日三餐真的很重要,现在很多年轻人因为早上起不来都忽略了早餐,早餐不吃很伤身体的,午餐保证一天的活力,晚上少吃但不要不吃,会让睡眠变好,因为上学作息不规律,每天都不吃早饭,有时就吃一顿饭,还经常熬夜,身体就不行了,脑袋疼得想撞墙,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让好好吃饭,大家一定要一日三餐都要吃,保护好身体,我用去医院折腾一天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一日三餐的重要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5338.html

(0)
上一篇 2023-07-27 11:32
下一篇 2023-07-27 11:4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