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北方的西安,面食的种类十分繁杂,馍馍自然也不例外,说到馍馍最出名的,非西安的肉夹馍、羊肉泡馍莫属了,但西安还有很多好吃有特色然而,不被大家熟知的馍的吃法,今天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牛羊肉泡馍
泡馍讲究汤清肉烂,煮汤是最重要的,骨汤和肉汤分开煮,肉先腌制20小时,再煮8-12小时。常见煮泡馍汤,一口近1米口径的大锅,下的调料使用50斤的面口袋,装满满一袋,投到锅里煮。羊肉泡馍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食后回味无穷。因它暖胃耐饥,牛羊肉泡馍已成为陕西名食的“总代表”。
牛羊肉小炒
泡馍讲究的是汤好,口感清淡。而小炒讲究的是配料多,口味重,一般会添加黄花木耳,必不可少的在制作中添加醋和辣椒。小炒和泡馍的区别,简单概括一下就是一种是清淡的肉片,一种是肉丁。一种是清汤,一种是汤少加醋味重。
葫芦头泡馍
葫芦头,即猪大肠与小肠连接处的肥肠,因其熟后收缩状似“葫芦头”,故名。“葫芦头泡馍”即以此段肥肠与掰碎的“饦饦馍”加其他辅料、调料用滚沸的肉汤泡制而成。
三鲜煮馍
食者将馍掰好后,经厨师用高汤、蒜苗、粉丝把馍煮好,碗中三鲜颜色鲜亮,高汤色白,香气四溢,所谓丸子黄、肉片红、面皮奶色,再加上一点辣子,更是五颜六色,分外好看,也颇能引人食欲!
水盆羊肉
陕西人食用水盆羊肉时,多配用白吉馍或锅盔同吃,佐以鲜大蒜、辣酱或糖蒜,可以把馍泡入汤中一碗连吃带喝,也可以吃一口馍喝口汤,陕西澄城县的水盆羊肉是用一种月牙饼搭配吃的,把肥瘦相间的羊肉片夹在刚打出来的月牙饼中,加些新鲜青椒丁,就着羊肉汤撩滴很。
杂肝汤泡馍
杂肝汤选料一般用、羊肚子、羊肝子、羊胃、羊心、羊肝、羊肠子,其实味道都不错,杂肝汤其实是早点,一碗杂肝汤端上来,还会捎带一个饼,把饼掰开捞出汤里的杂肝夹在馍里,一边吃肉夹馍,一边喝汤撩滴很。也可食用时将馍掰碎泡入,也可以就着汤吃,冬天吃暖身养胃。
粉汤羊血泡馍
粉汤羊血是陕西地区传统名吃之一,由制血、配调料和泡馍三个步骤精制而成。食时配以粉丝、香菜等辅料。羊血鲜嫩、粉丝光滑筋软、辣香扑鼻。寒冬食用为最佳。
户县辣子疙瘩泡馍
将大肉切成一大块、一大块的,放在锅里炖,炖的烂烂的,加入辣椒、调料等多种辅助品,还可以放一点儿饺子,煮成一大锅肉汤,汤特别的辣!然后根据自己的饭量可以拿一个饼或者两个、三个,吃的时候,自己根据爱好将锅盔馍掰成一块一块的,放在一个大碗里(陕西的老碗,瓷的)交给厨师,厨师就会先用肉汤将那碗馍一遍一遍的浸透,直到汤味完全浸透到馍里,然后在盛汤,还有肉块,饺子什么的一起盛到碗里上面撒一点儿葱花或者蒜苗切成的调味品(类似葱花点色用)。
渭南豆腐泡
豆腐泡其实就是豆腐泡馍,豆腐中泡的馍是将上等的麦面和好发酵后,放在铁鏊子上用文火慢慢烙,直到饼子的两面都上了火色,才算烙熟。将饼子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用滚烫的热浆过过,吃在嘴里软滑适宜,稍带点筋,非常可口。
豆花泡馍
豆花泡馍是流传于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地方传统风味的名小吃,豆花泡馍在宝鸡一带非常流行 。近年来豆花泡馍发展迅速,已经遍及陕西乃至陕西以外的许多大街小巷。
肉丸糊辣汤泡馍
肉丸糊辣汤可以说是蔬菜牛肉丸子汤,或者说是牛肉丸烩菜,但是区别于外地的是汤要勾芡。汤里有浑圆的牛肉丸子,切成块状的土豆,莲花白,胡箩卜,菜花、芹菜等。先用牛羊骨熬汤,下牛肉丸,烩菜,最后勾芡而成。说起容易,但是要做到菜不煮烂,适合可口可是有功夫的。吃前浇一勺店家精心熬制的红艳艳的辣椒油,吃罢舌尖发麻(花椒惹得祸),微微冒汗,浑身舒坦。
炕炕馍
炕炕馍又叫芝麻饼,陕西安康地区汉阴县汉族传统小吃之一,是一种圆形或长方形的烙饼;圆形似满月,叫作圆炕炕,碗口大小,边厚中薄;长形似神牌,叫做长炕炕;馍上面粘满芝麻,饼上每隔指许,剁有似断非断的刀印;炕炕馍,营养丰富,不干不硬,不顽不软,脆酥喷香,老少皆宜。
石子馍
石子馍是陕西民间的一种古老的传统风味小吃,因其是将饼坯放在烧热了的石子上烙制成的,故而得名,由于它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称为我国食品中的活化石。
黄馍馍
黄馍馍流行于陕西省陕北地区的一种汉族传统名小吃,原料由糜子面发酵,包裹蒸煮好的红枣、豆类挤压掺合成的豆枣泥馅蒸制而成,口感松软带甜,营养丰富易消化。因其颜色呈黄色,所以名为“黄馍馍”。陕北有些地方用小米面作为黄馍馍皮原料,营养价值以及口感与糜子面一样。
肉夹馍
陕西地区有使用白吉馍的“腊汁肉夹馍”、宝鸡西府的肉臊子夹馍(肉臊子中放食醋)、潼关的潼关肉夹馍(与白吉馍不同,其馍外观焦黄,条纹清晰,内部呈层状,饼体发胀,皮酥里嫩,火功到家,食用时温度以烫手为佳,且老潼关肉夹馍是热馍夹凉肉,饼酥肉香,爽而不腻)
锅盔
锅盔是陕西八大怪之一。人称“睁眼锅盔像锅盖”,即象头盔状,顾名思义又叫锅盔。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著称,干硬耐嚼,内酥外脆,白而泛光,香醇味美。
特点: 锅盔形如菊花火色匀,皮薄如纸馍膘多,用手掰开是层层,用刀切开如板油。入口越嚼越多,嚼劲十足,下咽回香无穷。吃起酥、闻起香、耐存放、寿命长。如果带有乾州锅盔,同车异座,未见其馍,即闻其味。
花馍
花馍是中国民间面塑品,也称“面花” ,闻喜花馍是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的传统名点,因花式各样而命名为花馍,闻喜花馍盛行于明清,花馍在民间依不同岁时和用途有各种形式;花馍同样以美味著名。
锅盔牙子
锅盔牙子是陕西咸阳特有的地方有名小吃,它实际上和肉夹馍有异曲同工之效,但是馍更小,更脆。锅盔牙子选上等麦面粉和死面(不经发酵),揉压成马蹄状(形似荷叶饼,厚不过一分),上碳火炉烘烤,至表皮酥黄,内里熟透,横面切开,夹入秘汁卤肉。其肉肥不腻,瘦不柴,夹入饼中,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一个是夹齿留香,回味无穷,堪称一绝。
荷叶饼
荷叶饼是河北承德市特色传统面食。饼薄如纸,绵软洁白,嚼之富有弹性,吃时卷上葱、酱,另具风味。荷叶饼始见于何时已无法考证。不过,在民国年间,承德各大酒楼、饭馆已普遍经营。宴席上也多用荷叶饼卷烧鸡或烤鸭丝,再辅以甜面酱、葱等食用。
蒲城椽头馍
椽头馍是陕西省蒲城县著名传统小吃,以其形如“椽头”而得名。据史料记载清代名相王鼎曾以此相赠林则徐,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来西安指名要吃“椽头馍”后被列为清廷贡品。蒲城椽头蒸馍,凡是吃过的人,无不拍手称绝。
花卷
花卷是和包子、馒头类似的面食。是一种古老的中国面食,经典很家常的主食,可以做成椒盐、麻酱、葱油等各种口味。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做法简单。将面制成薄片拌好作料后卷成半球状,蒸熟即可。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90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