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

种植食用菌

1、菇房要求:菇房要求大小以1000—2000平方尺栽培面积为宜,菇房要求密缝,尤其屋顶不要漏气,瓦房、草房都可以。

2、培养料配比(以1000平方尺面积计算)

(1)、干牛粪6000斤(或牛粪和猪粪各50%)。

(2)、干大麦草2000斤,干稻草1000斤。

(3)、尿素15斤,硫酸铵50斤,石灰氮40斤。

(4)、菜籽饼200斤,鸡粪200斤。

(5)、过磷酸钙50斤。

(6)、石膏150斤,石灰1000斤。

(7)、氨水100斤(拌饼肥用)。

堆料最好采取猪牛粪混堆、干湿粪混堆和稻麦草混堆。

3、培养料室外堆制发酵(前发酵):

培养料经过堆制发酵后,必须做到:一是物质要转化好,二是料内臭要消除,三是培养料草要较长、疏松、弹性好,四是杀死杂菌虫害,五是高温发酵不要低温腐熟。

(1)、堆料时间的选择:一般正式建堆时间选择在8月台18—20日。

(2)、大麦草预湿:培养料在正式建堆前应预先把大麦草堆制起来,每天浇水连续预湿三天,把麦草逐渐吃足水份。

(3)、正式建堆:把稻草和预湿过的大麦草与粪肥一起堆制。堆料场地应选择高燥不易积水的地方,堆制前应将场地打扫干净,用农药除虫一次。将猪牛粪在堆料前一天下午用猪尿或人尿拌湿过夜。堆料开始时,先在地上铺上一层稻草,厚约4—5寸,宽度7尺,长度不限,然后在草上撒上一层粪,这样一层草一层粪,直至堆完为止。一般以10—12层高4.5尺为宜。稻草堆在底部两层和表面两面层。预湿过的大麦草堆在中间6层。在中间6层中除掉每层撒上粪肥外,菜籽饼、鸡粪、尿素、石灰氮也要逐层加入。菜籽饼应在堆料前10天用氨水预先发酵、消毒。料堆应堆得前后平直,上下平直,堆顶稍成瓦背形。从第三层开始每层都要浇水,最好浇猪尿或人尿水,水要浇在草上,不要浇在粪上,以免粪肥流失,并且下面少浇,上面多浇,以水从料堆四周流出为度。建堆后第5天进行第一次反堆,并加入硫酸铵,石膏;第9天进行第二次反堆,并加入石灰;第12天进行第三次反堆,加入过磷酸钙。再过2—3天,当料温达到最高时,趁热进房。每次反堆应将粪草抖松反匀,堆平直。

4、培养料室内后发酵:后发酵技术的几个关键问题;

(1)、后发酵开始加温时培养料温度,最好保持在45℃左右,料温过低带来升温的困难。

(2)、培养料进房时的含水量掌握在68%,后发酵结束后的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在65%,比常规发酵的含水量略偏高。培养料的成熟略偏生,这样发菌顺利,后力足。

(3)、加温时,10小时内一定要把室温和料温都升到60℃左右,并保持60℃温度3—5小时,如果达不到这个温度,则起不到能巴斯德消毒的作用,也就是起不到杀虫灭菌的效果。然后将料温降到52℃左右,并保持该温度3—5天,室温保持45—48℃,保温时间长短,视三个指标出现的情况和培养料的成熟度而定。

(4)、培养料水份的调节在料温降到点52℃时进行为好。这时室温只有30来度,人吃得消。

(5)、若用炭炉加煤球炉加温,每1000平方面积最少要用20只炉子,宁多勿少。

5、栽培管理:

在蘑菇栽培中搞好培养料的室外堆制发酵和室内后发酵以后,主要是如何搞好种菌后到出菇前后的栽培管理工作。做好菇房保温、保湿、通风、换气、复土、调水等管理,发好菌,出好菇。发好菌以后,菇房管理主要是如何把温度、湿度和空气三者关系合理处理好,以满足蘑菇生长需要。一般来说,上述三者缺一不可,但应以温度作为主要条件来考虑,其余二个条件,必须根据温度的情况相应给予考虑。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种菌及种菌后的菇房管理;后发酵结束后,马上打开门窗,拔去拔风筒的堵塞物进行大通风一天,把菇房内的二氧化碳排尽,排除菇房热量,降低室温,然后进行菇床反格降低料温。如果料层水份偏干,应再用石灰清水调正。反格应进行两次,通过反格,一是散失料温,二是把粪草抖松反匀,拿去大的粪块和杂质,整平床面,为以后复好土创造条件。当气温稳定在28℃以下时,即可种菌。种菌方法:一般以穴播种70%,30%散播在料面。

(2)、复盖粗土、调节粗土水:

复粗土时间掌握在菌丝体发到料层底部后为好,这样菌丝体较老练。粗土水份要求先湿后干,底湿上干。

(3)、复盖细土、调节细土水、结菇水:

当菌丝体将要长到粗土平时,马上复盖细土,细土水份要求先干后湿。第一次要关窗复干细土,一间菇房一天复盖完,复得厚薄均匀以看不见粗土为度。细土复好后,通风一天,然后进行调节细土水6两左右,分两天调好,第一天调2%石灰清水3两,分6遍调,每遍0.5两;第二天调清水3两左右,调法同前面一样,调到细土捏得碎即可。当部分小白点菌蕾形成后,开始调结菇水3—4两,一天分4次调好,每次一两左右。

(4)、调出菇水:

当大部分子实体长到录豆大小时,就可开始调出菇水,共调水7两左右,分二天调好,第一天调4两,分4遍调,每遍1两,第二天调3两左右,分6遍调,每遍0.5两。这次用水用到粗土上半颗、细土发亮。食用菌栽培与作物不同,用的不是土壤,地面只是食用菌栽培的支持物。食用菌栽培用的是培养料,食用菌要将培养料分解建造自身。这些培养料绝大多数都是人类不能作为食物直接食用的木质纤维素类的农林副产品,如秸秆、木屑和禽畜粪便等。

食用菌虽然种类很多,但是栽培程序基本是一样的,即培养料制备→灭菌或发酵→接种→发菌(有的食用菌需覆土)→出菇(耳)→收获。有的种类只出一茬,有的可以出几茬。

栽培食用菌的方法主要有生料栽培、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

栽培是将各种原料拌匀后,按一定规格要求建堆,堆积发酵,当堆温达一定要求后,进行翻堆,一般要翻3~5次,然后在自然条件下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常用塑料袋,然后进行常压或高压灭菌,将培养料内的生物全部杀死。冷却后经无菌操作接种,在适宜环境条件下发菌出菇,如香菇、杏鲍菇、金针菇、木耳、银耳、白灵菇等都是这样栽培的。

此外,一些共生菌类,如松茸、牛肝菌等非腐生菌类,用上述任何方法都不能栽培出菇。但是由于其美味,市场价格好,为了增加野生状态的采集量,人们进行了半人工栽培。所谓的半人工栽培,就是人工接种在自然发生的场所,增加菌丝生长量,促使子实体多发生。

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图1
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图2
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图3
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图4

第一步你要到正规的菌种厂家买来菌种,一般分为一级种(母种)二级种(原种)三级种(栽培种)建议当地购买三级种栽培,可以缩短制种周期来提高时效。

第二步,设备和原枓准备,原料有棉籽壳,玉米芯,麦草,木屑等为主料。副料生石灰,麦麩皮,复合肥,玉米面,豆帕等。

设备按你准备种植多少来决定,原枓仓库,拌枓场地,灭菌设备,菌等最迟要20天内准备齐备。

第三步拌料,这里给您两个配方

1棉籽壳45%,玉米芯40%,生石灰3%,复合肥2%麦麩10%。。

2木屑40%,麦草40%,生石灰3%,.麦麩10%,玉米面5%,复合肥2%。

将原料按配方拌匀,加水按1:1.5比继续拌匀多翻两边堆成宽1米5高1米长不限的堆24小时倒堆再翻一边,装袋第四灭菌把装好的菌袋齐的码在灭菌灶里灭菌12一14小时,打开及时取出菌袋拉到消了毒的接种室,冷却到枓温30度以下就可以接种了,(现在都是开放式接种)。

第六菌袋培养,一般从接种到满袋25一30天,时常勤观察,掌握温度18一25度最为适易。

第七步菌袋满袋后码成7一9层的菌墙,墙与墙之间50公分过道方便釆收。

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图5
怎么用土方法种食用菌,手把手教你种食用菌图6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86612.html

(0)
上一篇 2023-06-30 11:13
下一篇 2023-06-30 11:1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