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肯定地说,柿子与酸奶在一起吃,与香蕉在一起吃,是可以的。那么为什么柿子会有这样的传言。需要跟大家说明。
所谓相生相克,大家知道是中医的食疗理论,很多人认为是糟粕,迷信,这个说法也是错误的。
中医里的相生相克,与现代医学药物上的禁忌是一样的,你买个西药,你看看里面的说明,也有很多饮食禁忌。只不过中医上的相生相克,理论是来源于食物的性格,食物有热、寒、凉、温、平的性格,其中平的食物最安全,对身体的刺激最小,最强烈的食物性格通常是寒和热,比如螃蟹性寒,贸然吃进身体,容易造成腹泻等状况,因此需要搭配性温热的姜和醋,蔬菜也大部分性寒凉,因此中国烹饪中,经常出现蒜蓉茼蒿、蒜蓉茄子,我们现在只知道好吃,知道茄子配着大蒜味道最美,其实是你的身体感觉舒服了。这种舒服来源于给性寒的茄子搭配了性温的大蒜,两者相得益彰,相互配合,才有了你身体感知到的舒服,你自我感觉的美味。很多人爱吃麻辣鸭脖,为什么之前中国人不发明麻辣鸡脖子,而是非要小鸡炖蘑菇,就是因为鸭子性寒凉,通常都是辣炒或者麻辣的做法,你吃起来身体舒服,味道才好,你才吃了上千年。而鸡性温,通常要搭配性寒凉的蘑菇,通过炖着吃,才能达到两者平衡。现在很多小孩子爱吃炸鸡,那是外国人的发明,其实在中国,要买也应该卖炸鸭子!
柿子也是一样的道理。鲜的柿子性寒,吃的时候,通常不能与螃蟹一起吃,容易引起腹泻,当然,如果这顿饭你吃了麻辣的食物,可能就抵消了螃蟹与柿子双重性寒食物的攻击,不会腹泻,但是给你个告诫,没有错吧!另外,对中气虚寒, 痰湿内盛, 外感风寒, 胸腹痞闷, 产后, 病后, 泻痢, 疟, 疝, 痧、痘后皆忌之。因为这些人体质虚寒,不能承受如此寒性食物,也在情理之中。
鲜柿子性寒,酸奶通常都是放在冰箱保存,也是非常寒凉的,两者一起吃,的确存在腹泻的可能性,尤其对于本来吃点凉东西就腹泻的人,更容易拉肚子了。但是如果你吃的是刚做好常温的酸奶,没有放在冰箱钝化,那么基本就不会有拉肚子的可能了。香蕉本身性寒,腹泻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道理同上。
鲜柿子性寒,但是过了这个季节之后,都会做成柿子饼,柿子饼性平, 具有健脾补胃, 润肺涩肠, 止血, 充饥, 杀疳, 疗痔, 治反胃, 已肠风,堪称果中圣品,适合所有人群。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具有润肺化痰、清热止咳、健脾益胃、润肠通便等多种功效。
柿子好处多,争议也不少,关于柿子的食用禁忌也是层出不穷:
空腹吃柿子会得胃结石?
柿子和螃蟹一起吃会中毒?
柿子和酸奶、香蕉同吃会致死??
……
这些传言一个比一个严重,究竟是真是假?
谣言的源头是柿子中的“鞣酸”引起的。
鞣酸,也叫单宁酸,其实就是吃未熟的柿子时涩涩味道的来源,食用不当可能会引发肠胃不适。但鞣酸不只是柿子才有,例如黑枣、葡萄、香蕉、山楂等水果,甚至是喝的茶水中都含有鞣酸。
在胃酸的作用下,鞣酸与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形成分子较大又不溶于水的鞣酸蛋白,沉淀在胃里,进一步与不易消化的植物纤维粘合在一起,形成了坚硬的胃结石,并造成胃部不适。
但这些不适的前提是正常人“大量食用”以及“柿子中含鞣酸高”。不同品种以及成熟度不同的柿子,含有的鞣酸量并不相同,一般来说,没有成熟的柿子以及柿子皮鞣酸含量较高,而成熟的柿子中鞣酸含量就比较低了,对于身体的影响完全可以不计。
判断柿子鞣酸含量是不是很高,可以用最简单的方法——舌头尝一尝!如果尝起来味道很涩,鞣酸含量就会越高。
这些柿子的禁忌传言,都是真的吗?
1. 空腹不能吃柿子?
如果你吃的是没脱涩的柿子,确实有风险,但现在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柿子,大多是熟透了的甜柿子或经过人工脱涩的柿子,鞣酸含量较低,吃了之后通常不会引起肠胃不舒服。
但是胃酸分泌较多以及胃肠功能较弱的人要注意,空腹时吃柿子可能还是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适。
2. 柿子不能和高蛋白食物一起吃?
不论是酸奶、螃蟹,还是鹅肉、鸡蛋……这些高蛋白食物都可以和柿子一起吃。
一方面我们吃的是熟透了的甜柿子或经过脱涩处理的柿子,其次不要吃过量,就不会对身体造成威胁。。
3. 糖尿病患者不能吃柿子?
柿子的血糖指数(GI)为 37,其实并不算高,只要限量食用就没有太大影响。
所以,对于不严重的糖尿病人来说,吃柿子一定要控制量,当然吃了柿子后,就适量减少主食的食用。
柿子虽好吃,但是也要注意:
1.食用适量,单次吃柿子最好不要超过1个,一天吃的量也不超过2个(150-200g/个);
2.挑软柿子吃,不要吃未经过脱涩的柿子、未成熟的柿子,比如路边或自家种植的柿子,减少风险;
3.吃了柿子后及时漱口,以免对糖分和果胶多牙齿造成侵蚀;
4.胃肠功能较弱的人群,尽量不要吃涩味的柿子,成熟的柿子食用量也要控制;
5.如果吃了柿子之后感到强烈不适,要及时就医。
欢迎大家关注头条号【大妈聊养生】,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内容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给您的朋友。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6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