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概念似乎并没有搞清楚、或说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的迹象。营养补充型保健品和肌体调理型或叫功能调理型保健品确实是两个概念、两种涵义;但什么样的产品是营养补充型、什么样的产品是功能调理型,在这里也没搞清楚;至于“中草药”三个字,根本和上述两个概念不是一个层次!如果以概念区分,那前两个概念与“中草药”三个字概念根本不在一个层次。这是因为:无论营养补型保健品或功能调理型保健品,它们都是中草药制作的,或说叫中草药制品。在这里,“中草药”是它们的属概念;而它们(营养补充型保健品和功能调理型保健品)则是“中草药”的种概念!换句话:简言之:即它们都是“中草药”制作的;这里面的关键,是(中国的)中草药无论多么庞大精深,从对人体健康的作用上说,它们只分为两大类:一种是药食同用的,即无论生吃或制作成成品(只要不添加其它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它们都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和副作用;另一种不是药食同用的,不能生吃生用,因为有副作用或毒副作用;只有经过去粗取精的加工之后制成产品成品、还要按服用规定按医务人员规定的剂量和疗程去服用。只有这样服用才安全并达到一定疗效的产品叫作“中药”,但登不上“保健品”大雅之堂。在这里,“中草药”与“中药”又是两个概念:中草药不是中药,它是原始状态下的;而“中药”是即已制成产品的成品,它是中草药的升华,精粹。这是个基本的概念!
回归到上述含混不清的概念认识,在某些人眼里、甚至85%以上强人眼里,对保健品里面的什么样的保健品是营养补型的、什么样的保健品是功能调理型的,似乎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概念界定。即是说,为什么有的叫它是营养补充型的、而有的叫它是功能调理型的,它们是其以什么为概念界定的。这是最关键的关键。所谓营养补型保健品,是以在制成产品过程中,原料是单一的,工艺是单方的;人体在服用后,只起到单一的有针对性的缺什么补什么的作用,仅此而已;人体在亚健康状态下可以服用此类产品,但只起补充作用,不能排毒,不能调理!这是它概念命题的归宿和落脚点!所谓功能调理型保健品,则是从原料上说,按照中国中医中草药古典古籍所要求的“君臣佐使”理论,以一种或几种中草药为核心(即为“君”)、辅之于其它几种或多种中草药为辅助(即为“臣”)制作制成的中药,即称完全意义上的功能调理型保健品!这(才)是一个完整的概念!这种中成药保健品,它又有两个属性:一是(同样)无毒副作用,二是有些却是须“对症下药”,即按使用者的具体情况、状态予以副用,而不能盲目乱用(虽然是保健品)!某些人服用保健品出这样事、那样事,除产品调理正常的“调理排毒反应”外,基本不外乎出现在“乱用”两字!
像中国这样泱泱大国,这么简单的健康常识,却很少人知道,真是可悲! !!
在保健品的发展分三个阶段,初期是简单的营养型:主要是蜂王浆,麦乳精等,效果甚微的营养品,可随意服用。
第二个阶段是西医理为论代表的补充型:如维生素、蛋白质、微量元素、氨基酸等,服用需要具备一定的医学常识,否则会造成营养失衡容易导致一些富贵病的产生。第二阶段的中国保健品市场已接近成熟主要以直销企业安利完美等为代表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主要份额。
第三个阶段是功能调理型:
以无限极“复合多糖”国珍的“松花粉”及国内的很多药业为代表,相续推出的更加与适合中国人的中草药功能调理型的保健食品,后居至上夺回市场份额成为主流。
第三代功能调理型保健食品需要在专业人士的监督下合理服用。对很多慢性病患的辅助治疗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由其对亚健康人群,起到很好的缓解作用。
随着国家对保健品行业的监管制度的不断完善,中国的中医药保健品行业将为中国未来的医药体制改革及中国的大健康战略的顺利实施将会起道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ysys/10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