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肾病,肾病性高血压产生的主要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一般人都听说过。并且我也写过一部分文章和回答过一些相关问题。但是,对于肥胖相关性肾病,许多人不太了解。

实际上,肾损害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疾病,引起肾脏的损伤。这些疾病包括原发性的肾脏病和其他可以引起肾脏损害的疾病。种类繁多,其中也包括高血压和肥胖。

高血压,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压力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灌注增高、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滤过增高。我们常常叫肾小球的“三高症”。对肾小球造成破坏。如果高血压不能得到有效的缓解,就会出现肾脏损害逐渐加重,至慢性肾衰竭、尿毒症。

而肥胖相关性肾病,患者肾小球体积普遍增大,并出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

其实,一个肥胖的人,代谢是有问题的。往往是代谢综合征的表现之一。代谢综合征是人体代谢紊乱症候群,包括肥胖、高脂血症、血糖升高、血压升高、高尿酸血症、高胰岛素血症等等。这些代谢紊乱是心、脑、肾血管病变以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

从病史上来说,一般单纯高血压病史10~15年以上,就可能出现高血压肾损害。早期多损害肾小管功能,所以可能只是夜尿增加,微量白蛋白尿。逐渐发展到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甚至尿毒症。

而对于肥胖相关性肾病的发病时间,基本上没有明确结论。究竟肥胖以后多少时间可以引起相关性肾病,还没有统计数据。

但是,在临床上,各种年龄的肥胖症患者,都有可能发生肥胖相关性肾病。以青壮年为主,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2.1:1。起病较为隐匿,多数是在体检的时候,或者因为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了尿检异常。

高血压状态下,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高滤过。自然造成肾小球滤过膜的高跨膜压状态,是导致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生理机制。 通常称为良性肾小球硬化。

而肥胖相关性肾病的肾脏的生理功能改变,也主要表现为肾小球血流量的增加和肾小球滤过率的增高,同时,肾小球的体积也会增大。

根据上述分析,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和肥胖相关性肾病,虽然似乎是两个不同的病因。但是,却是有一个共同的大前提:代谢综合征。而且肾小球病理生理学的改变,也有相似之处。

总之,高血压肾损害也好,肥胖相关性肾病也罢,都有一个共同的因素:代谢综合征;都有一个共同的发病趋势:发病率逐渐增加;共同的病理生理:高灌注,高滤过;共同的临床表现:发病隐匿,进展相对缓慢。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有一个共同的任务就是: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坚持运动,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代谢综合征。就能有效的减少高血压和肥胖症,达到减少高血压肾损害和肥胖相关性肾病的目的。

高血压性肾病,肾病性高血压产生的主要因素图1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9141.html

(0)
上一篇 2022-06-18 16:52
下一篇 2022-06-18 17:55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