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炎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到底是什么

肠炎沙门氏菌,沙门氏菌到底是什么图1

据新华社4月5日报道,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一家餐厅3月30日发生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截至4日,共有250人发病,其中138人入院治疗。经当地卫生部门检验,导致中毒的“元凶”为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常见的食品污染源,人们常因食用被污染的食品而感染这种细菌,世界各地的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大多由沙门氏菌引起。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位列榜首,而2006~2010年间我国报告的病因明确的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70%~80%是由沙门氏菌所致。

2010年8月,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多个地区暴发沙门氏菌疫情,最后调查显示,疫情是因为食用遭沙门氏菌污染的鸡蛋引起。为此,政府部门召回、销毁了5.5亿枚鸡蛋。

2013年,美国曾经发生30个州几百人因生食从墨西哥进口的新鲜西红柿而出现发烧、腹泻、腹痛等症状,甚至有重症病人死亡。美国疾控中心通过检验发现,这也是一起严重的沙门氏菌病疫情。

不仅仅是蔬菜和鸡蛋,一些严格精加工的食品也无法避免沙门氏菌的污染。2017年央视的3.15晚会曾经披露某品牌奶粉遭沙门氏菌污染的事件,而2017年12月份,法国一家世界知名品牌的奶粉因沙门氏菌污染而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召回。

一、什么是沙门氏菌?

沙门氏菌是一种肠道杆菌,1885年由美国细菌学家D.E.萨蒙(沙门)从患猪霍乱的猪中分离出来,因此得名。沙门氏菌有近一千种菌株,其中与人体疾病有关的有甲组的副伤寒甲杆菌,乙组的副伤寒乙杆菌和鼠伤寒杆菌,丙组的副伤寒丙杆菌和猪霍乱杆菌,丁组的伤寒杆菌和肠炎杆菌等。

沙门氏菌的生命力顽强,5~46℃都能生长,白水里能活2~3周,甚至8%以下的盐水里也能对付个把月;在自然环境的粪便中可存活1~2个月,在冰箱中可生存3~4个月;甚至在适宜的环境中可生存5个月至2年之久。

沙门氏菌在20℃以上即能大量繁殖,最适繁殖温度为37℃(人体的温度!)。但它怕高温,100℃时立刻死亡,巴氏消毒法能完全消灭它。

二、沙门氏菌的传播途径

沙门氏菌主要通过粪-口传播,故摄入污染了沙门氏菌的食物是唯一的感染方式。

肉和蛋是常被沙门氏菌污染的食物。

肉及其制品的沙门氏菌检出率:美国为20%~25%、英国为9%、日本为10.3%,我国为1.1%~39.5%。

我国鸡蛋及其制品沙门氏菌的检出率为3.9%~43.7%。

三、中毒后表现

沙门氏菌中毒的潜伏期一般为4~48小时,长者可达2~3天。引起的食物中毒以急性肠胃炎为主,早期表现为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和发冷等,继而表现呕吐、腹疼、腹泻,粪便以黄绿色水样便,有时带脓血,严重者高热、寒战、惊厥、抽搐和昏迷等。病程大多3~7天,一般预后良好,但是老人、儿童和体弱者如不及时进行急救处理也可导致死亡,平均致死率为4.1%。

四、个人如何有效预防沙门氏菌感染

美国人因吃鸡蛋而感染沙门氏菌的事件明显多于中国人,主要原因是美国人喜欢吃半熟的鸡蛋甚至是生鸡蛋,而中国人喜欢将鸡蛋煮熟吃。所以,尽量不生吃食物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厨房加工食品时做到生熟分开是国际上公认的预防沙门氏菌中毒的主要措施。每个人应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可大大减少沙门氏菌中毒,具体应该做到: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2、不吃生肉或未经彻底煮熟的肉,不生吃鸡蛋,不喝生奶。

3、厨房的砧板要生熟分开。尤其是加工生鲜海产品和生肉类食品后,务必将砧板洗净晾干,以免污染其它食物。

4、生家禽肉、牛肉、猪肉均应视为可能受污染的食物,情况允许时,新鲜肉应该放在干净的塑料袋内,以免渗出血水污染别的食物。

5、对于市场销售的各种即食食品,应尽量购买正规品牌、包装完好的产品,并注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食用前注意是否有变质情况。

6、进食剩菜、剩饭前要彻底加热。

7、养成把鸡蛋放入冰箱、保持鸡蛋在7摄氏度冷藏的习惯,防止鸡蛋变质。

8、鸡蛋应该煮熟——煮到蛋白与蛋黄都凝固的程度。熟蛋也要及时放入冰箱保存,在温暖处或室内存放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沙门氏菌是肠杆菌科的一种细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为致病菌。1885年霍乱流行时,一个美国细菌学家叫Salmon的哥们,和他的哥们分离到猪霍乱沙门氏菌,为了纪念他,所以就以他的名字命名了。

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主要由急性肠胃炎为主,潜伏期一般为4至48小时,短期是数小时,长期是两天至三天,前期症状有恶心、头疼,全身乏力和发冷等,此病多见于幼儿和老年人。

常见的中毒食物主要是动物性食品,如各种肉类、蛋类、家禽、水产类类及乳类。尤其是各种熟肉制品,如肉皮冻、熟卤肉等。多是由于对带菌食物加热不够,或运输储藏时再次被污染,在食物又未加热灭菌而造成沙门氏菌食物中毒。食用不洁的肉类、未经严格处理的禽蛋类比如生吃鸡蛋,饮用未经处理的水、接触被沙门氏菌污染的土壤,以及与恢复期患者和无症状的带菌者接触,都有可能令人患沙门氏菌病。

世界上最大的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发生在1953年的瑞典,由吃猪肉而引起的鼠伤寒沙门氏菌中毒,造成7717人中毒,90人死亡。

就在前几天,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8日报道,100多名美国人因墨西哥进口的木瓜而感染了沙门氏菌,其中1人死亡,35人住院。疫情遍及美国的16个州。

沙门氏菌中毒的症状主要有——

1、发病初期有恶心、头晕、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出冷汗等表现,继而出现呕吐、腹泻、腹痛、体温升高等。

2、腹泻一日数次至10余次,粪便主要为恶臭、带有黏液或血的黄绿色水样便,体温多在38-39℃。

3、重症病人可出现嗜睡、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昏迷。

处理措施是——

卧床休息,控制饮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听医生安排服用药物或治疗。轻症病人1-2日可痊愈,重症病人3周左右可以恢复。除老人、儿童和病弱者外,很少出现死亡。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7050.html

(0)
上一篇 2022-05-26 14:31
下一篇 2022-05-26 14:43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