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天气变化、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原因,头痛疾病正呈不断上升、日益严重的趋势,给人们带来极大的困扰。据统计,在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门诊就诊患者中,有30%是各类型的头痛病人,有紧张性头痛的白领,有丛集性头痛的青壮年,有顽固性偏头痛的中年人,有颈源性头痛的老年人……近日,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疼痛科医生刘东围绕那些令人头痛的事儿进行了知识普及。
头痛患者中66%为偏头痛 一般持续4至72小时
据统计,在头痛患者中大约66%是偏头痛,几乎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偏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至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声、光刺激或日常活动可加重,安静、休息可缓解。除头痛本身外,偏头痛还可能进一步导致其他损害。
患者中多数人对偏头痛的认识存在误区,只把偏头痛当作一种症状而非疾病进行治疗,发作厉害的时候就靠止痛药缓解,导致了药物滥用现象的发生,患者不但病情得不到改善,而且还会加重病情,产生药物依赖,演变成药物滥用性头痛。令人欣慰的是,临床专家表示,只要树立正确的疾病预防观念,改善生活习惯,并配合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少的药物进行预防性治疗,就可有效降低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和剧烈程度,并减少脑功能损害。
紧张性头痛=“都市病”
紧张性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由精神紧张引起的头痛,也是现代的“都市病”,半数以上的头痛患者可归为这一类型。它的发生与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用脑过度、伏案工作时间过长,或者焦虑不安、过度疲劳等有关。这种头痛多为整个头部的疼痛,头顶像被重物压迫,有束带紧勒样等感觉。有时,疼痛可波及颈部和肩部。如果不经正确处理,头痛长年累月,连绵不断,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很大影响。
对紧张性头痛应当采用心理、物理、药物结合治疗的方法。要尽可能地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采用按摩、理疗或局部神经阻滞的治疗方法。此外,除了精神紧张、伏案时间过长可引起紧张性头痛外,近视、远视、散光等引起眼肌疲劳,或耳朵、鼻腔等炎症,都能引起头部肌肉的收缩而发生头痛,这些都应引起注意。
颈源性头痛发病率明显增加
颈源性头痛是由颈椎或颈部软组织器质性病变或功能性病理损引害起的头痛,常常伴有颈部疼痛、僵硬感,当头颈运动或处于某种姿势时,有可能诱发头痛或加重头痛,检查时可见颈部、枕部有明显压痛点,在按压时可引起头痛症状加重。目前,家用电脑十分普及,不少人长时间呆在电脑旁低头工作、学习或娱乐,造成颈源性头痛发病率明显增加,尤其是门诊病例日渐增多,不少是青壮年患者,值得关注。人们不要总是呆在电脑旁,更不要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一般在电脑旁呆上1个小时左右,就要站起身来活动10至15分钟,并尽量抬头和用手按摩颈部几分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颈部的紧张状态。对于颈源性疼痛还应针对颈部病变进行治疗,从根源上解决疼痛。
六种方法远离头痛
由于许多因素可诱发头痛,在生活起居中注意避免一些因素对身体的侵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头痛发作。刘东说,通过以下方法,或许能远离头痛:一是有规律的生活起居,睡眠不足或过于疲劳都会诱发或加重偏头 痛,因此要注意规律的生活,劳逸结合,适当的体育锻炼等都 是重要的预防措施。睡眠时间太少或太多都会引致头痛。
二是保持良好环境,在封闭的空间里工作生活容易感到头痛,与缺乏流动的新鲜空气很有关系。还有化学品、污染物(如石棉)、暖气系统或空调系统中的有毒物质、化学性空气清新剂、杀虫水和香烟烟雾都可能滞留在大楼里,这些都可能是头痛的诱因。可以将窗户打开透气。有可能的话,最好能到有绿化的地方散散步。
三是注意饮食,有些食物有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偏头痛,如含酒精、 咖啡因饮料;腌熏的肉类如香肠、火腿等;含味精多的食物; 冰淇淋等,应尽量避免。头痛和抽烟也是有联系的,烟的尼古 丁含量越高,头痛的发生就越频繁。五花茶和清补凉对缓解 头痛有帮助。
四是不要“卑躬屈膝”,也许你从不在意你的坐姿,实际上由于坐 姿不好而开始头痛或头痛变得更厉害的例子非常多。如果你能抬起头让头部和身体基本成一直线,身体各部分的肌肉就不容易疲劳。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经常改变姿势,每隔45分钟左右休息3~5分钟,每小时要让眼睛休息5分钟,最好向远处眺望,哪怕只是在办公室里倒杯水、稍微活动一下也好。
五是摒弃负面的情绪,愤怒或失望的情绪不断积聚,可引致头痛,若这是你头痛的原因,你应找方法宣泄一下或走出屋外开怀散步,解开心结。偏头痛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那些长期工作紧张、心理压力无法缓解的人,容易得偏头痛,应学会自我调节、精神调理。
六是别“压”出头痛来,当你感到焦虑、压力、紧张、疲倦,或是发生便秘时,就会时而发作头痛。如果你能把压力分散开来,让“忙时”不要太忙,见缝插针地娱乐一下,“闲时”也不要太闲,肯定会帮助你远离头痛。
刘东提醒,很多人都有过头痛的经历,由于头痛太常见,所以许多人并未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其实,有些头痛是严重疾病所引起的,对这些头痛不可掉以轻心,一定要警惕。对那些发作频繁(每月发作2次以上)或发作程度比较严重的患者,最好还是尽早及时地到医院进行正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发作频率,减轻发作程度,减少脑功能损害。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6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