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枕的原因有哪些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我是中医吴兰贞,以为有42年的中医大夫,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推荐中医药知识和健康常识!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落枕了。提着脖子去上班,却赶上老总开会:“有些同志态度不端正,整天仰着头,好像谁都不服……说你呢!还仰着头!”笑话里的场景不是都会遇到,但是落枕这事儿吧,相信很多人都曾经历过。

落枕,每个人都可能遇到,虽然落枕后很糟心也不方便,但大部分人觉得落枕不用治疗自己也能慢慢恢复,所以并不将其放在心上。

确实,如果落枕只是偶尔发生一次,不用特别关注,休息一周左右,基本都能康复。但如果经常落枕,那就不仅仅是对生活带来困扰的问题,还有可能身体在“示警”。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图1


什么是落枕?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证,属颈部伤筋范畴,又叫“失枕”

长时间的电脑办公、玩手机,使头颈长时间处于过伸或过屈状态,引起颈部一侧肌肉长时间受到牵拉紧张,使颈椎小关节扭错,处于过度紧张状态而发生静力性损伤,表现为肌肉痉挛,局部疼痛不适,活动明显受限。一般落枕轻者数日可自愈,重者疼痛剧烈,迁延数周不愈,影响工作及生活。

落枕主要表现为颈部肌肉紧张、疼痛、颈椎僵硬、活动受限,尤其是往后扭头,疼痛常常会更加明显。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图2

落枕又称失枕,是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多于晨起时发现,自觉颈部活动受限,若经常发生落枕,就要警惕是不是身体出现了健康问题。

可导致落枕的五种原因


1、睡姿不对

睡姿不对是导致落枕的最主要原因。

如俯卧把头颈弯向一侧,在极度疲劳时还没有卧正位置就熟睡了,头颈部位置不正或过度屈曲、伸展等,使得肌肉一侧过度紧张,使颈椎小关节错位,时间一长就发生了静力性损伤,则容易造成落枕。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图3

2、颈部受寒

睡眠时如没注意保暖,使颈部受风寒或盛夏贪凉,寒冷刺激使得颈部和背部的气血运行不畅,筋络痹阻,从颈部僵硬疼痛,从而造成落枕。

特别是夏天,晚上睡觉吹空调要特别注意。


3、肝肾亏虚

落枕病因除了睡姿不对和感染风寒,中医认为还有一种常见病因容易被忽视,就是肝肾亏虚,复感外邪。

平时肝肾亏虚的人,如果缺乏锻炼、身体衰弱,容易气血不足、循行不畅。所谓“气为血之帅”,当气无法推动血运行时,颈部再受到寒邪就易落枕。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图4

4、枕头不合适

枕头的作用是使头与腰椎保持平衡,这样才不会使颈椎受压。

如果枕头过硬,使头部与枕头接触面过少,局部压力过大,造成对局部神经的压迫过大,第二天早上产生头、颈、背、臂、手等部位麻木或疼痛;

而过软的枕头难以保持枕头的高度,且对头皮压迫面积大,不利于血液循环,同时透气性能差,使得睡眠时难以充分的呼吸,也会增加落枕几率。


5、颈椎病

如果自身具有颈椎病或颈肩部损伤,如遇轻微的风寒或睡眠姿势不当,就会引起颈部的疼痛,可出现反复落枕的现象。

如一年里多次落枕,就是早期颈椎病的一种表现;这种情况可以去检查一下颈椎,以减轻长期落枕的痛苦。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图5

值得强调的是,如果病人一个月中出现落枕达到3次以上,甚至频繁发作时就要有所警惕了。因而,此类病人除了常常出现落枕外,还多会伴有精神疲惫、精力不集中、乏力、头晕、记忆力差等气虚的症状。

落枕之痛如何是好

1、左右摇头。两臂自然下垂,头先向左摆,再向右摆。连续摆20次。

2、低头仰头。挺起胸部,头先向下低,到下领骨挨着胸部为止,然后向后仰头,停三秒钟后再低头。反复做20次。

落枕的原因有哪些图6

3、伸缩颈部。胸部挺起,先将颈部尽量向上伸,再尽量往下缩。连续伸缩15-20次。

4、按摩颈部。一先将两手掌搓热,再用两手掌在颈部前后、左右按摩,直到局部发红发热为止。此法能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减轻疼痛。

上述方法每次可选2-3项做,也可全做,每日两次。一般1-2天后症状即可减轻或痊愈。

落枕后会给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疼痛、僵硬,处理不当还有一些并发症带来的不适。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好我们的颈椎,主动预防颈椎疾病。同时,工作之余还可经常做做颈椎操,起到加速颈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增强颈部韧性的作用。

经常落枕是什么原因?

在颈椎上面分布有棘突和横突等附属结构,上面附着大量短小的肌肉,指挥着颈部相应运动。左、右转动时肌肉进行收缩,如果左、右两侧平衡一致,人体颈部就不会落枕,如果出现颈椎动力性结构改变,因为颈椎间盘突出,刺激神经或颈椎错位,此时一侧肌肉长期处于痉挛状态,在晚上用某姿势睡觉时候,可以导致痉挛发生及诱发症状,出现脖子落枕。对于1-2次错位落枕症状,由于颈椎错位引起,如果长期错位反映,则提示已经患上颈椎病,需要进行人工干预。通过拍片由专业医生进行判断,颈椎发展到何种程度,及有无神经或脊髓受压,如果属于单纯错位,可以纠正过来。如果单纯错位长时间不予纠正,会产生相应增生退变及严重症状,经常有落枕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6139.html

(0)
上一篇 2022-05-21 11:04
下一篇 2022-05-21 11: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