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头条邀请。对于,其实也是各人的适用的,有的有效果,有的没有效果。简单说一下民间传说一身都是宝的桑树吧。
桑叶:味甘,苦;性寒。 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凉血止血。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3)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 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用。
4)手脚麻木。不积压痛痒。用霜降后桑叶煎汤频洗。
5)眼红涩痛。用桑叶研末,卷入纸中烧烟熏鼻,有效。
6)风眼多泪。取冬季不落的桑叶,每天煎汤温洗。或加硭硝亦可 。
7)头发不长。用桑叶、麻叶煮淘米水洗头。七次后,发即速长。
8)吐血不止。用晚桑叶焙干,研为末,凉茶送服三钱,血止后,宜服补肝、肺的药物。
9)肺毒风疮。用好桑叶洗净。蒸熟一宿,晒干,研为末,水调服二钱。
10)痈口不收。用经霜黄桑叶,研末敷涂。
11)汤火伤疮。用经霜桑叶烧存性,研为末,油调敷涂。数日可愈。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用于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昏花。
1、疏散风热:用于风热感冒及目赤肿痛,常配菊花。
2、清肝明目:用于风火目疾(如急性结膜炎)。配黑芝麻名桑麻丸,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引起的头晕、视物昏花。
3、清肺润燥∶用于肺热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热,甘寒益阴,凉润肺燥,故可用于燥热伤肺、干咳少痰,轻者可配杏仁、沙参、贝母等同用,如桑杏汤;重者可配生石膏、麦冬、阿胶等同用。
桑叶的作用:
1、桑叶善于散风热而泄肺热,对外感风热、头痛、咳嗽等,常与菊花、银花、薄荷、前胡、桔梗等配合应用。桑叶不仅可用于风热引起的目赤羞明,且可清肝火,对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可与菊花、决明子、车前子等配合应用。至于肝阴不足,眼目昏花,桑叶还可配滋养肝肾的女贞子、枸杞子、黑芝麻等同用。
2、桑叶轻清发散,能散风热,但作用较弱。临床主要用于清泄肺肝,如风热袭肺、咳嗽多痰,或燥热伤肺、干咳无痰;以及风热上攻或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等症,为常用的药品。配牛蒡子、前胡,则散风清肺;配石膏、麦冬,则清燥润肺;配菊花、决明子,则清肝明目。
3、桑叶有解痉作用。
4、桑叶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桑叶煎剂在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白喉杆菌和大肠杆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另外,还可杀灭钩端螺旋体。
5、桑叶有抗炎作用。
6、桑叶有降血糖作用。其所含的蜕皮甾酮对多种方法诱导的血糖升高均有降糖作用,可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元,但不改变正常动物的血糖。
7、桑叶有降低血压的作用。桑叶提取液给狗麻醉后股静脉注射,出现暂时血压降低,但不影响呼吸。
8、桑叶对平滑肌有影响,其对动物动情子宫有兴奋作用,对鼠肠肌有抑制作用。
9、桑叶还有降血脂、利尿作用。
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适应症:风热感冒,肺热燥咳,头晕头痛,目赤肿痛,眼目昏花。
桑枝 功效: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
适应症:风寒湿痹,四肢拘挛,脚气浮肿,肌体风痒。
桑白皮 功效:泻肺平喘,利水消肿
适应症: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
桑椹子 功效:滋阴补血,生津。
适应症:久病体虚,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目暗耳鸣,关节不利,肠燥便秘,津亏血少,潮热遗精,糖尿病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