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认识“前列腺炎”这个疾病不过两百年历史,1838年Verdes首次准确地描述了前列腺炎的病理,1930年才建立该病的标准化检查方法,前列腺按摩是当时的主流治疗方式,同时按摩排出的前列腺液也是重要的诊断媒介。随着抗生素的发现和广泛应用,1950年代,前列腺炎的主流治疗方式已经是抗生素治疗,前列腺按摩退居二线治疗方案,随着1960年代“四杯法”诊断方法逐步推广,前列腺按摩已经被大部分临床医师边缘化,临床治疗中较少使用。
然而,目前抗生素使用级别越来越高,种类也越来越多,效果却差强人意。由于标准的药物治疗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顽固症状往往无效,属于非药物治疗的前列腺按摩重新受到临床医师的青睐。国内外大部分的指南现在都认为,前列腺按摩有助于堵塞的腺管排空引流,促进炎症介质的排出,同时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加速药物的渗透,按摩联合其他治疗可以有效缩短病程。
前列腺按摩/指诊是泌尿男科医生的基本功,按摩不仅可以采集前列腺液做显微镜检查,更重要是触及前列腺的大小和软硬度,判断是否有压痛点,有无肿胀/粘连,所以指诊是判断前列腺疾病不可缺少的手段。一个有经验有手感的泌尿男科医生一摸前列腺就知道有没有问题,问题在哪里。当然,这是需要时间和工作量培养的。
一百多年以来,人们对于前列腺按摩曲折的认识让临床医师重新认识到前列腺炎的治疗需要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单独的药物或者非药物治疗效果都不太理想。各种能按摩前列腺的现代疗法都加以研发,比如微波,射频,激光,磁疗,冲击波等等,国内外的文献都有相关报道。我们门诊部的理疗仪器原理就是高频振动,相当于前列腺按摩的升级版。
自古以来,中医对前列腺炎的相关症状都有描述,一般归类为‘’湿热下注‘’,临床上运用的方药针灸方法也是多有临床疗效。中医的“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观点其实与前列腺按摩的理论不谋而合,如果前列腺的腺管发生堵塞,腺管内的液体无法排出,压力增大,组织局部充血水肿,炎症渗出,刺激包膜,就会导致疼痛。同时,腺管内的前列腺液又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局部循环的障碍导致免疫力的变差,进而出现细菌的滋生。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腺管通畅的排空是前列腺组织保持正常状态的必要条件。
中医养生提倡的“撮谷道”也是暗合前列腺按摩的原理,撮谷道就是提肛,据说最长寿的乾隆皇帝对提肛尤其推崇,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锻炼。提肛就是规律地做收缩提升肛门的动作,可促进肛周血液循环,而且能锻炼肛周肌肉,对预防痔疮效果很好。而且提肛这个动作通过收缩肛周肌肉可以间接按摩前列腺,促进前列腺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腺管的排空,提高性功能,对于前列腺的日常保健尤其适合。
总的来说,中医和西医都认为前列腺通畅的腺管排空是预防和治疗前列腺炎的重要方法。堵塞的腺管排空以后,中药和现代医药才能更好地发挥疗效。双管齐下,前列腺炎的治疗效果才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坎贝尔泌尿外科学,2019年版中国泌尿男科疾病治疗指南,相关中医书籍。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4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