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通过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居住外环境的监测,在一名患者家中的门把手上发现了新型冠状病毒核酸。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中指出:75%的酒精(乙醇)可有效消灭活病毒。
但是很多人不清楚消毒剂具体的使用方法,盲目操作,以致引发中毒、爆炸等不良后果。
空气需要酒精消毒吗?如何科学使用各种消毒剂?居家消毒有什么注意事项?返工在即,办公室防疫该怎么做?
酒精可以用做空气消杀吗?
在非医疗环境空气,比如我们居家的非污染室内空间,空气中不大可能会悬浮足以造成传播的病毒浓度,不建议用酒精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定期开门窗通风就可以。
如何正确使用消毒产品?
不是所有消毒剂都可针对新型冠状病毒。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漂白粉等)、75%医用酒精、乙醚、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可有效消灭活病毒,我们常用的主要有75%医用酒精和84消毒液。
01
酒精不可用于大面积喷洒
_
居家使用酒精应注意:
- 家中不宜大量囤积酒精,单瓶包装不宜超过500毫升;
- 使用前要清理周边易燃可燃物,勿在空气中直接喷洒;
- 用酒精给电器表面消毒,应先关闭电源,待电器冷却后再进行;
- 家中剩下的酒精,避光存放在柜子等阴凉处,存放时要盖紧盖子,贴好标签,避免挥发。
02
84消毒液不可混用
_
84消毒液要先按说明稀释,可直接用于桌面、地面、衣物等物体,调配使用时要戴好口罩、橡胶手套和防水围裙,护好皮肤、口鼻、眼部。
84消毒液要单独使用,不要和其他消毒剂混用,尤其不能和洁厕灵合用,否则会生成有毒的氯气,严重者甚至中毒死亡。
除此之外,还要做到:
- 在通风良好的区域用冷水配置和使用,热水会影响杀菌效果;
- 存放84消毒液时注意密封,防止挥发;
- 不要放在暖气片等热源附近,防潮防火,放在阴凉通风处;
- 避免儿童和宠物接触;
- 不要大量囤积、恶意囤积,普通人家达不到大量保存的条件,反而存在风险;
- 要在正规场所购买消毒剂,不买来路不明或不明用途的“进口货”。
居家消毒的三个重点
01
家中物品及时消毒
_
- 地面、桌面、开关、门把手、热水壶、马桶、床头柜等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擦拭,15分钟之后用清水擦洗干净,每天至少1次;
- 毛巾、衣物、被罩等织物,用含有效氯250~500毫克/升的84消毒液浸泡1小时;
- 水杯、茶杯、餐具、小玩具等可用漂白粉、高锰酸钾浸泡15~30分钟,或用水煮沸15分钟,用后随时消毒,再用流动的水冲洗干净;
- 从超市买回来的东西,被病毒污染的可能性很小,没有消毒的必要。收到外卖和收快递后,可以把外包装扔掉,认真洗手。也可以在物品外表面喷洒75%的医用酒精。
02
冲厕所盖上马桶盖
_
钟南山院士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有可能通过粪-口传播。切断粪-口传播,要注意一些生活小细节:
- 厕所、马桶要消毒,冲厕所时盖上马桶盖;
- 对于下水道密闭性不严格的小区,如发现反水、漏水,应当加强马桶或便器的密封性,使用旱厕的农村地区需要定期对厕所进行消毒;
- 日常经常接触到的物品,如手机、钥匙、门把手、键盘、鼠标等,要注意定期消毒,尤其是外出回家之后;
- 有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地面、家具的消毒,以免孩子摸到脏东西后吃手而被感染;
- 少吃生食,不喝生水,蔬菜一定要洗干净、煮熟后食用,吃水果前要充分洗净;
- 处理生食、熟食前后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
- 建议家庭中实行分餐制,备双公筷。
03
勿蒸洗口罩以供重复利用
_
用微波炉、电烤箱、蒸锅等加热,口罩内部过滤层结构受高温高湿被破坏,无法再次使用;用电吹风加热口罩,也会使内部过滤层结构被破坏,加热过程中还容易使附着的飞沫吹到面部,造成二次污染。
而医用外科口罩等外表面都经过“拒水处理”,酒精很难渗入,表面涂抹很难对内部起到消毒作用;另一方面,酒精破坏口罩外层防水结构,使口罩对水的吸收会增强,加速过滤层失效。
很多防护类口罩是一次性产品,但在疫情严重、口罩紧缺时,可适当增加口罩使用次数。
- 若在高危场合使用,或与病人接触后,口罩使用一次后必须丢弃;
- 但在日常生活中,如公园、马路、人流相对稀疏的公共场所佩戴后,可将口罩摘下,置于通风环境自然晾干后继续使用。
- 每个一次性防护口罩的总使用次数控制在2~3次,总佩戴时间在10小时以内。
办公室防疫,这四个地方要警惕
疫情期间,在办公室怕被传染怎么办?
别慌,最最最重要的永远是——“勤洗双手”“戴好口罩”和“勤通风”。同时还应注意:保持距离,至少 1 米。
具体该怎么做呢?速看下图,告诉大家如何安全上班!
01
_
02
_
03
_
04
_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23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