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浴主要是利用低于皮肤温度水,通过传统洗浴方式,刺激肌体,实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适应能力的方法。
应该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如果用“冷水浴”的方法正确,是有利于健康的。
“冷水浴”主要有以下好处
1、舒筋活血
冷水浴是一种利用自然因素锻炼的方法。冷水浴能提高机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当人体一接触冷水刺激时,皮肤血管急剧收缩,使大量血液流向人体深部组织和器官;继而,皮肤血管又扩张,大量血液复又流向体表。这样,全身血管都参加了舒缩运动。 这种血管一舒一缩的锻炼,可以增加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防治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冷水浴锻炼时,由于血液的重新分配和骨髓造血功能的增强,能使血液里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增多,从而使人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2、美容肌肤
此种锻炼能使人皮肤弹性增加、皱纹消失,这些都具有显著的美容作用。
3、强健内脏
冷水浴还通过加深呼吸、增加膈肌活动度、加大肺通气量而增强肺功能。通过促进胃肠蠕动,它能有效地改善消化功能;而通过增加热量释放、减少脂肪在皮下堆积,能起到减肥作用。冷水浴适用于防治心血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早期高血压、胃下垂、便秘、高血脂等疾病,还适用于减肥和提高免疫力、健身防衰老等目的的锻炼。
4、加强神经
冷水浴能加强神经的兴奋功能,让人洗浴后精神爽快,头脑清醒;冷水浴也能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素有“血管体操”之称;冷水浴还有助于消化功能的增强,对慢性胃炎、胃下垂、便秘等病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冷水浴”,更要讲究科学方法。
“冷水浴”需要注意事项
一、“冷水浴”应当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冷水浴”应从夏天开始,一直坚持下去,循序渐进。
每次用“冷水浴”前先做做“热身”运动, 用手揉搓皮肤数分钟,感觉发红、发热为止。
洗浴时,先往四肢部位“浇”水,数分钟后再冲胸、背部,让身体有个逐渐适应的过程。
水温不要过低,以5–25℃为宜,时间也不宜过久,10-15分钟左右即可,最长别超过半小时。
二、用“冷水浴”并非人人适宜,以下人群不适宜“冷水浴”
女性在经期、孕期以及生产期不要用“冷水浴”。
因长期持续加班或生病而导致免疫力较差的人,细菌和病毒容易趁虚而入,引起感冒、咽喉炎等疾病,对冷水敏感者也不宜用,否则会起疹子。
高血压患者用“冷水浴”,会使血压升高,甚至导致脑血管出血、中风、昏迷等。
心脏病患者用“冷水浴”,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风湿病、坐骨神经痛患者受冷水刺激会加重局部疼痛,也不宜用“冷水浴”。
另外需要注意,剧烈运动后不要用“冷水浴”。因为这时体表的毛细血管扩张,如果突然“遭遇”冷水,会增加心脏负担,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等不适;在用“冷水浴”过程中,如果出现皮肤持续变白、头昏等症状,要立即停止,以免发生意外。
源于网络图片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20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