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是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须要素。Eyeopener一直困惑于一天到底喝多少水才合适呢?养生界的金科玉律“每天喝8大杯水”其实只是个谣言,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水不仅仅给身体带来氧气、营养成分调节细胞的成分平衡,还可以帮助我们维持体温、促进新陈代谢等。更何况还有众所周知的三天不喝水就会死掉的定律,在人们传统意识里,这样一个生命之源怎么可能会伤害我们呢?但真实情况是,我们真的有可能会因为喝太多水而危害身体健康,也就是通常说的“水中毒”!
究其根源,得从细胞讲起。人体细胞内通常含有固定比例的电解质,像常见的钠、钾。这些细胞内液的电解质是用来维持血压和血量,并且有效维持人体神经细胞的正常工作。相比于人体细胞内液,我们平常所喝的水中含有的电解质含量是微乎其微的。
通常情况下,喝水后产生的细胞内外电解质浓度差含量的巨大差别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勤劳的肾脏会帮助身体排出多余不需要的水分。但肾脏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它只能按照一定的速率来排出水分,如果短时间内喝太多水,超过人体所能调节的限度,肾脏一时无法将这么多的水排出体外,会造成细胞内外巨大的浓度差,水分就会尝试进入细胞内,使得电解质的固定比例失衡。导致细胞肿胀或水肿。遇到这种情况,身体其他部分还好,但人脑并没有那么大的空间留给这些突然冒出来的肿胀细胞,就会出现头痛、幻觉、癫痫、休克、呼吸困难、甚至死亡。
但小伙伴们也不用太担心,这样的过量饮水导致的严重“水中毒”案例十分罕见。我们不需要从此拒绝喝水,但也确实不能过量饮水。但是,大约1/6的马拉松运动员都是高危的水中毒潜在患者,因为在这样极端的运动强度下,运动员不仅仅只是会在短时间内喝比平时更多的水,同时几乎没有厕所排尿的机会。所以,越来越受大众喜爱的各种环城跑、彩虹跑活动,参加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适量饮水,同时要多多排水。
更多有意思的内容,记得关注EyeOpener哦!
会引起中毒,而所谓的“水中毒”的发生是由于人体肾脏的持续最大利尿速度是每分钟16毫升,一旦摄取水分的速度超过了这个标准,过剩的水分会使细胞膨胀,引起脱水低钠症,一般会导致头晕眼花、呕吐、虚弱无力、心跳加快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痉挛、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喝碱性水不会改变酸性体质
所谓碱性水是指那些含有阳离子矿物质,pH值呈弱碱性的水。近年来,弱碱性水广为宣传,很多老百姓受所谓的“碱性水可以改变酸性体质”这一说法的影响,经常购买苏打水来喝。多吃碱性食物、多喝碱性水几乎成了老百姓的又一个“膳食指南”。
人体是个神奇的系统,正常人体的血液pH值在7.35~7.45,当进食酸性或碱性食物的时候,血液中的缓冲对可将血液pH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普通食物绝不可能引起机体酸碱度变化,即使摄入偏碱食物,进入胃里也会被胃酸中和,机体会自动调整达到酸碱平衡,除非机体的调节器官出现问题,才会出现酸碱平衡紊乱。人体补充的水分,经过消化道的吸收,酸碱性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体液的酸碱性与食物的酸碱性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是与机体的酸碱调节器官有关。在无严重肝、肾疾病的情况下,不管你喝什么水或吃什么食物,都不能改变身体的酸碱平衡状态。因此,用食物或者水来改变体质的说法不靠谱。而且如苏打水这种碱性水会中和胃酸,对于那些原本已经胃酸分泌过少的人来说就很不利了,不仅会加重胃酸缺乏,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危害。如果长期过量摄入苏打水一类的碱性水,还会造成维生素缺乏。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适量地喝些苏打水可以起到中和胃酸、缓解消化不良的效果,但用苏打水来纠正“酸性体质”是不科学的。碱性水只能帮助人们补充少量矿物质,但确实没有其他神奇的功能了。所以,对于一般人来说,白开水就是最廉价、最安全的饮料,要常喝,多喝,但也不要贪多,以防水中毒的发生。
本文来自投稿,作者:时遇,不代表食养源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yuan17.com.cn/shys/18711.html